倍智观点Talebase

面对职场中年危机,你的“井”挖好了吗?

发布日期:2017-03-21作者:倍智

 

 

【导读】:传言华为开始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抛开情感因素,从企业管理上来看这是很正常现象,而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职场35岁现象”,大多数人在35岁感到迷茫,无助。原因正是没有提前挖好自已的那口“井”。

 

职场35岁现象

 

今年2月份以来传言华为开始清理34岁以上的员工。据说是因为从整个经营业绩来看,华为2016年的销售收入虽对比于2015年增长了不少,但是利润却没增长多少。而任正飞在很多内部的讲话里面也都有表达到:“在企业里面,你不干活、或者说你没有创造价值,那么公司就不养你了。”所以在一时间里面‘华为无情’这样的批评就到处都有了。当然就本身减员或者调整人员的事情来看,华为的公关当然是否定的。

 

 

 

很多人对这事的看法会不一样,从职场的职业的角度来看,很多人把这个归结为“35岁现象”

 

其实任何一个企业当它到了一定阶段以后,对于人的架构、人员结构的调整是必不可少的,每个公司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特别是今天华为有18万员工的情况下,它在很多方面都冲在中国本土企业前面,它有很多非常好的地方。那么在这个过程中,相信它也是在不断的探索自己的人才结构和人才规划应该怎么样去满足未来的诉求,它这样的决策在当下来讲应该都是无可厚非的。

 

为什么会出现35岁现象?

 

这一次焦点在35岁这一批人身上。为什么老是这批人?从职场的角度来看,在过去几十年,中国在经济上一直都如牛市一般高速增长,但人才却是稀缺的。相比于亚非拉等第三世界国家,我们的经济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在早期,外资企业进入中国,他们发展迅速并且笼络了一大批中国的优秀人才。这一批人,就像和华为35岁以上的职员一样,同一时间点,他们同样面临很多的职业困惑、中年陷阱的问题,为什么呢?举个简单例子,从1988年最早进入中国的外企到现在,已有接近30年的时间,到了这时候他们对于整个中国的市场及中国整个的消费者的情况也已经很了解。而中国只是全球的市场里面的一部分,在大部分时候它是没有决策权的。在这种情况下,它一定要考虑整个人员结构和构成的问题。往后,这些人员越资深,在公司就呆的越久,但它的成本也越高。一个在外企工作了10年和一个工作3年的人相比,就交付及工作能力来讲区别不大,但实际上他们的成本却差得很远。所以可以看到在外企,这种高端、高级的职位是越来越少,或者说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很多外企里面十个人当中有八个是老员工。在35岁以后,他们都会很困惑下一步该怎么办。中国没有岗位了或者说没有适合的岗位,那么你就得到新加坡、菲律宾、日本去,甚至得到欧洲其他国家去。你一旦去了以后,基本上就很难再回来,因为中国再也不会有那么高级的职位出现。

 

本土企业和外企的情况也是一样。本土企业到了像华为18万人员工的这样一个规模和历史阶段,实际上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因为他起码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不可能从18万再变成30万。它不像从5千人变成5万人,增长10倍。也许公司的规模从100亿变成1000亿,整个组织的发展是非常迅速的,而其对人的安排或者对人的能力的要求,相对来讲也是比较粗放的。人的成本在整个的增长过程中和业务的速度是相匹配的,也就是说,业务增长10倍,人的能力和要求也增长得很快,管理的幅度也会越来越大,这时候岗位是极度稀缺的,只要加入这样的快速成长的公司,在那里沉淀下来10年,伴随它一直增长,那你一定很牛。但是从5万人变成10万人,这时候人的基数已经大了很多,要快速发展的岗位就没有那么多了。像华为现今已覆盖170多个国家,基本覆盖了全世界。高管不会再疯狂增加,接下来就是各个事业单元、事业群、各部门,就有很多人盯着这些岗位。

 

所以三十五岁基本上是部门负责人这样的角色,但是你下面有几十个人在排着队要等这个位置,所以你要再往上走,上面的发展空间就很窄小了,而这个时候有两种选择:第一,继续努力,不断奋斗,在同一层级的人员中表现的更加优秀、卓越,然后一旦有空缺、有机会就被提拔上去,这是一种可能,但它的比例是非常小的;第二,成家立业、照顾孩子,平衡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前10年你很拼搏、很努力,所以现在度个假,休息一下和朋友们沟通喝喝茶,你认为这样稍微一松懈也没事,但一旦这样,对于其他人来讲,可能机会就来了。因为这些公司狼性的文化以及考核机制还是很严格的,所以几乎没有这样的时间而且也容不得你暂停休整。公司的储备很充足,可替代性很强。也就是说,你如果可以让自己休息十几天,那么对于这个岗位来说,你不在也没事。

 

 

 

对于职场的35岁现象,在于面临这样一个两难,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大都处在企业的中层一个位置上。第一,如果想往上走,它的通道很窄,机会又很少;第二个,岗位下面,有一大堆的库存及候选人,一大堆嗷嗷待哺的同志们要往上蹿。这种情况下,你的困惑就来了,你要和别人比,比努力、勤奋、智慧,但有很多东西你还比不上。也有可能你已经和时代、工作有一些脱节,所以困惑是比较多的。

 

 

“和尚”与“井”

 

有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个和尚分别在两个山头住,他们每天都从山上下来去河边挑水。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每天都经历上山下山挑水这样一个过程。而经过了3年,有一天,一个和尚下山挑水,发现另外一个没来。他便说:“唉,这家伙是不是病了?”又过了几天,发现那个和尚还是没来,于是就决定去另一座山上看看他。他去到山上之后,发现那个和尚不仅没病,而且在和别人品茶。这个和尚就问他:唉,怎么不见你去挑水却还有茶喝?他说:我以前每天也下山挑水,但是每天挑水回到我们的山上后,我就开始挖井,每天挖一点,挖了3年以后,我这个井总算是挖成了,所以现在,我就不用下山挑水了,喝井水就行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实际上虽然大家平时都忙得差不多,但是在工作8小时之外,你是不是花了时间再挖一口井?这是一个很大的区别,很多时候,我们大多数人一心就只盯着眼前的事儿,却忘了后面的事。如果你是挑水了,你天天得挑,挑个10年8年,长期累月的,这时候还挑不完,每天都干,但是你在工作包括加班完以后,琢磨一下未来的事情,提前做些准备,那么到了那个时候,你就不必那么紧张,也不必那么慌。

 

 

主动迎战

 

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判断一个人是否有潜力,最重要一点就是看他在职场的中期和倦怠期。三十几岁是中盘、中期的时候,也是人生下半场刚刚开始的时候,若此时还保持好奇心、持续的学习能力,旺盛的精力,那么其实他完全不用担心,因为他已经把自己的井给挖好了。当我们已经有了自己的那口井的时候,其实你是继续待在在这间公司与否都不重要。你的领导也会感觉到,像你这样的人是可以走得更远。

 

所以说35岁现象和现在的市场环境和经济环境的放慢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所有职场的人都不用灰心丧气,因为这一天早晚会来,我们每个人都会一天天的长大,也会变老,我们都会有我们的30岁40岁等,这个不可避免。但只要不是被动妥协就好。怎么才能不被动呢?就是提前要把那口井给准备好,不要到了那一天还没有任何行动,那么你会觉得你还是无助与无奈的。       

 

 

 

点击页面右上角“”订阅按钮,最新观点同步获取
预留信息
姓名
手机
邮箱
公司
职位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黄埔大道西76号富力盈隆3010

粤ICP备11016031号  |   粤ICP证B2-20150288号
©2003-2024 Talebase. All Rights Reserved. 倍智版权所有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440000000096号

股票简称:倍智人才     股票代码:833907
全国服务热线: 400-012-5066